近年来,我校扎实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持续旨在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服务的教育部“强基计划”等项目输送具有优异成绩和扎实学识且综合素质优秀的高质量高中毕业生。今年,我校9位同学被上海交通大学的2024年“强基计划”(上海共招收25位)录取;1位被复旦大学2024年“数学英才班”提前录取;1位被复旦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录取。在此,我们向这些优秀学子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道路上,继续发扬南模中学的青锋精神和模范追求,勇攀科学高峰,为我国的基础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三1班 汪子轩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数学与应用数学)
初中毕业学校:华育中学
自从高一参加学校的强基班起,我便对强基计划有了初步了解。当时看着并不多的招生人数和很难的强基真题,我也想不到有朝一日真的能通过强基被录取,但这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学校的数学竞赛班对我有莫大的帮助,老师幽默风趣的上课风格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兴趣,与同学们的交流探讨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沉醉其中。在初高中的数学学习中,我常常对一道道难题埋头苦思,虽然可能花一个小时,但最后破解它的喜悦是平时所体会不到的。伯努利不等式、切比雪夫最佳逼近等以简洁的形式解决复杂问题,欧拉线、布洛卡点等也体现了几何图形世界的美丽,这都无不坚定了我深入学习数学的决心,想要一窥数学大厦的魅力与雄伟。
在南模的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一定是我以后回想时记忆中宝贵的三年。我要感谢南模的老师们,不仅有优秀的教学能力,也非常关爱学生。在我低谷时会鼓励我为我加油,在我得意时告诉我要戒骄戒躁,这才成就了今天的我。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众多领域的基础。我会牢记南模“青锋精神,模范追求”的核心价值,以“勤、俭、敬、信”时刻要求着自己。我也会在上海交通大学继续在数学方面不断钻研,并将数学充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争取为国家战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自己,相信南模!
高三1班 孟金辉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物理学)
初中毕业学校:西南模范中学
作为一名南模中学的学生,我感到无比荣幸能够通过强基计划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专业录取。这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梦想的启航。
"青锋精神"是南模中学学子的骄傲,它代表着我们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在物理的世界里,我们追求真理,不断挑战未知,正如青锋般锋利,不断突破科学的边界。"模范追求"则是我们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个人修养,我们都以成为社会的模范为目标。
被交大物理专业录取,我深知这背后承载着国家对基础学科人才的期待和重视。我将以"青锋精神,模范追求"为指导,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战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添砖加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南模学子的志向和担当,为国家战略服务,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高三4班 单冯烨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工程力学)
初中毕业学校:世外中学
得知被交大强基的工程力学录取,我内心不胜欣喜之余,也深感一份强国的责任压上了肩头。
工程力学是工程科学的先导和基础,为工程领域提供概念和理论,为工程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是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载人航天、运载火箭、核潜艇、先进舰船、海洋平台、高速列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都体现了工程力学的重大贡献和重要支撑作用。其也担负着21世纪诸多挑战性的世界难题——气候变化、能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纳米科技、信息、航空、航天的重任。故而,工程力学乃是强国之学。而吾辈青年,亦将肩负时代赋予的强国重任,以“青锋精神,模范追求”为本,立志为国家战略服务。
在南模的三年学习,感谢学校对我的栽培和师长的谆谆教导。平日里一句句的关心教诲,苦口婆心的真切关怀造就了今日的我。无忘师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踔厉奋发,赓续前行。怀青锋之志,求模范之行,为国家战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高三5班何子超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物理学)
初中毕业学校:西南位育中学
很高兴能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强基计划录取。从初中开始,我就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高中更是参加了物理竞赛。学习这样一门集实验和理论的科学帮助我更好的认识了这个世界,培养了我严谨的科学思维。
几十年来我国科技飞速发展,也取得了许多不错的成就。但在一些例如芯片、发动机制造等领域,我国也确实反映出了一定的劣势,而这样的缺陷则需要通过基层领域的不断完善所弥补。
强基计划旨在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被强基计划录取,我深刻认识到了我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大学阶段,我将会奋发进取,秉承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发扬青锋精神,在未来为我国科学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三6 班徐信亮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船舶与海洋工程)
初中毕业学校:西南模范中学
我通过强基计划的选拔,荣幸地获得了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机会。我深知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肩负的重大责任,将竭尽全力为国家服务。选择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因为我对海洋的无限向往和对船舶技术的热爱。船舶工程不仅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基计划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我立志在这个领域深耕,以学术卓越和实践创新为己任,为祖国的航海技术与海洋工程发展贡献力量。在大学生活中,我将以青锋精神为榜样,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我,志在成为国家需要的青年才俊,为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高三7班 黄锦程
复旦大学“强基”(历史)
初中毕业学校: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
尼采说,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诚然,我们每个人所活的只是各自的一场人生,我们的知识见解也不外乎建立于此。但通过历史这一工具,我们能纵览无数他人的人生,增长自身生命的宽度与广度,以史明智。
正是出于这份对历史的喜爱,我立志将考入复旦大学作为高中三年奋斗的目标。一方面,复旦一流的学科水平、优质师资与广阔平台深深吸引着我;另一方面,其培养“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之校训亦令我心向往之。由是,我坚信复旦大学能满足我对历史学科的孜孜追求,并因此参加了复旦强基计划的历史学专业选拔。
玉汝于成,功不唐捐。我有幸通过强基计划被复旦提前录取,成为大学的首批新生。当然,此刻的梦圆复旦不仅是我个人寒窗苦读的结果,更应归功于南模师生的栽培与家人亲友的陪伴。
不过前路漫漫,大学的旅途亦非如履平地。但加缪曾言:我并不期待人生能一帆风顺,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自己可以是它的对手。我相信,只要怀揣对热爱历史的拳拳初心,只要秉持高中三年的鸿鹄之志,我定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立青锋远志,铸国家栋梁!
高三8班孙斯毅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工程力学)
初中毕业学校:世外中学
作为一名今年通过强基计划成功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南模毕业生,我深感荣幸与激动。南模中学一直以培养具有“青锋精神,模范追求”的学子为己任,我深受其影响,立志为国家战略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选择的专业是工程力学,是因为工程力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和探索,不仅融合了物理学的知识,也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符合我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在前沿的领域中,工程力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在新能源开发、空间探索还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工程力学的知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渴望通过深入学习工程力学,掌握其精髓,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工程力学的学习和研究之中。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结合我的兴趣和上交大优秀的教育平台,我相信,我将能成为一名具有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年。
高三8班杨天炯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 船舶与海洋工程
初中毕业学校:南模初级中学
入选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强基计划,对我而言,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光辉时刻。上海交大,这所百年学府,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科研实力,特别是船院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其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连续七年蝉联全世界第一,为我铺设了一条通往科学高峰的坚实道路。
选择强基,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学习计划,更是一场深度探索之旅。"旭华班"的设立,以"中国核潜艇之父"命名,寓意深刻,厚植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创新与实践,单独编班与一流师资的配置,为学生提供了修读进阶课程的宝贵机会。这样的培养模式,无疑为有志于在海洋科技领域深耕的我,搭建了最佳的成长平台。
展望未来,我心怀海洋,梦想着能在浩瀚蓝海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我渴望以“勤、俭、敬、信”为准则,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深海探测、环保船舶设计等前沿领域,为保护地球贡献智慧与力量。上海交大强基计划不仅是通往专业知识殿堂的钥匙,更是激发潜能、实现科技报国理想的起点。在此旅程中,我将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向着成为行业领军人才的目标努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海洋事业发展竭尽所能。
高三8班郭晓烨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工程力学)
初中毕业学校:西南模范中学
当我在网站上看到自己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这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志向的期许。作为教育部自2020年起推行的“强基计划”的一部分,我深知自己被赋予的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更是一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任。
我选择工程力学专业,不仅是因为我对这一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更是因为这个专业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石。我将致力于将个人的知识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战略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这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府,与南模的校史紧密相连,“青锋精神”更是激励着我们南模学子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交大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科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1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2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这无疑为我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大学后,我将秉承“青锋精神”, 以模范为追求,积极进取,精益求精。我将努力学习工程力学的精髓,将其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青年力量,为国家基础科学的研究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高三10班王烁杨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生物科学)
初中毕业学校:西南模范中学
强基计划相应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旨在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我通过强基计划的选拔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感到身上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肩负着为国服务的使命。
生命科学深深吸引着我,大到整个地球46亿年的历史,小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生物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过去的各项科研成果已经应证了这一点,未来生物的发展也有无限的潜力。
上海交大的生命科学强基汇聚了优秀的师资力量,顶尖的实验设备,优良的培养方式,浓厚的学习氛围,它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有幸入选,在未来,我会砥砺前行,不惧挫折,努力成为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青年。
高三8班 徐泽昱
复旦大学(数学英才班)
初中毕业学校:华育中学
很荣幸能通过数学英才班的选拔,进入复旦大学学习数学。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石,在众多科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支撑。
一直以来对数学充满兴趣的我,得益于学校老师们的辛勤教学与鼓励,不仅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还得以进一步在充满挑战的竞赛学习中磨炼并提升自我。在此过程中,我不仅进一步领略了数学的神奇美丽,加深了对数学的热爱,也培养了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将不断追求卓越,争做模范并发扬青锋精神,在我所热爱的数学天地上下求索,学有所成后积极为国家发展付出自己的贡献。
供稿:2024届高三年级组
审稿: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