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校园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南模动态 >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青锋模范志更坚,创新强国梦起航

继我校11位同学前几日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的“强基”等计划提前录取后。在新一轮的“强基计划”录取中,我校1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1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位学生被浙江大学录取,1位学生被东南大学录取,1位学生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1位学生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至此,2024届高三年级班班有学子被“强基”计划录取。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是学生们日复一日的勤奋学习,是教师们辛勤耕耘的付出,也是家长们默默支持的关怀。在此,我们向所有被录取的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他们的未来充满期待。

1.png

南模中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培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我们鼓励学生追求学术卓越,培养创新精神,同时也注重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相信,这些学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继续发扬南模中学的青锋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为我国的基础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也是南模中学的骄傲。

 

高三9班 杜润钦

清华大学“强基”(历史学)

初中毕业学校:世外中学

图片1.jpg

尼采曾说: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在“物化双选”的大环境下,我毅然选择“以文报国”,用历史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士大夫“为往圣继绝学”的文人风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如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恩师的指引与母校的栽培。引我步入历史殿堂的是我的导师缪宏燕,于她的课堂上,我认识到历史不是束之高阁的经史子集,而是现实的写照,未来的启示。同时,在班主任、语文、政治、地理等老师的教导下,我厚实人文基础,彰显中华底色,博览群书,出入千经,兼“才、学、识”治史三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让历史“有资于治道”。回首高中生活,饮水思源,师恩难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在入校伊始就立下了考入清华大学历史学类的志向,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盈科后进,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在高二暑假我参加了清华文科营,在殷墟与莘莘学子会聚一堂,感受中华文字源远流长,担任文科营(6)班宣传委员,荣获“紫荆学员”的荣誉称号。后来,我又有幸成为清华冬令营上海46名同学之一,近距离感受了“水木清华众秀钟”,激励我发挥文史特长,携太史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志,在新时代“成一家之言”。3月底,我参加了清华校招,离不开校长、年级组长和教务中心老师的赏识,坚定了我报考日新书院的决心。再到最后的笔试面试,我一路披荆斩棘,得知被录取的那一刻,我并没有很激动,更多的是欣慰,因为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历史让我兼以宏大叙事和微观视角看待自己的高中生活,对于高中生活而言,高考是终点,对于人生而言,高考是节点,也是新的起点。我的成绩在高三下经历了较大起伏,在距离高考不到50天时,我通过写日记、读古文陶冶情操,以淡泊平和的心态看待得失,以福祸相依的观点看待悲喜,虽然我直到高考也没有找回自己的较好状态,但我凭借在校测中的出色发挥圆梦清华。高三的“巴山夜雨”在某个瞬间是煎熬,是不得志的苦闷,但回首奋斗青春,它却成了我们笑谈的峥嵘岁月。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三年前选择南模是我人生迄今为止最正确的决定,我的高中生活已然结束,但被老师、同学改变的那部分我将永远陪伴我迈向人生的下一级台阶,我祝愿2024届的各位同学在未来的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成为行业领军人物,为自己正名,为母校争光!

 

 

高三9班陈诣凡

北京大学“强基”(生物科学)

初中毕业学校:世外中学

图片2.jpg

百年前,马克斯·韦伯在《以学术为志业》的演讲中预见:“学问已进入一个空前专业化的时代,并且这种情形将永远持续下去。”诚如其所言,百年来,学科分支日益细化,学术分工与合作蔚然成风。如今,科技创新能力更是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有幸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深感责任重大,誓为未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在南模的三年来,我不仅在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下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更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特别地,9班作为“青锋班”班级氛围更是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使我越发了解丰富的人际交往之于圆满生活的重要意义,也让我认识到生活的多面性。与同学们的相处很大程度塑造了我为人处世的风格。

当然,前路未必坦途,未来正以不确定的姿态等待着我们。但我坚信,只要矢志不渝、不负热爱,我们都能将“累”拆成甜蜜,从生活本身汲取生活的勇气。

 

 高三1班 曹正

浙江大学“强基”(物理学)

初中毕业学校: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图片3.jpg

首先感到十分荣幸被浙江大学强基计划的物理学专业录取。物理是工科的基础,是国家科技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大学的物理定充满挑战,但我坚信只要怀有青锋精神砥砺前行,就能披荆斩棘,收获满满。

高中三年我并没有参加理科的竞赛,但坚守着对理科的热爱,或是上网跟着博主学,或是买来相关教辅书学,并在学校老师的教导下,有了自己对理科的认知。此外,七年的乐团生涯磨砺了我坚毅、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能从容面对生活与学习。感谢所有教导过我的学科老师以及乐团的老师,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目前中国已在固体物理学、光学、量子力学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看着神奇的物理现象,精密的仪器设备,热烈的探讨氛围,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物理,有朝一日为中国物理研究做出贡献的目标。

男儿须有青云志,闯荡九州报家国,南模的醒狮们也将把足迹遍布神州,在各自的领域上发光发热。

 

高三2班王皓毅

华东师范大学“强基”(物理学)

初中毕业学校:民办南模中学

 图片4.jpg

我很荣幸能通过强基计划的选拔,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物理学在众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支撑。

在南模,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培养了我对物理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南模学子所肩负的责任。我们这一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民族的复兴呼唤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南模人,我们更应传承“青锋精神”,以模范为榜样,心怀家国,志存高远。

物理,作为基础学科,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石。强基计划,是国家为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而设立的重要计划。能够入选,我深知责任重大。未来,我将继续发扬南模精神,以“青锋”之锐气,在物理领域不断探索,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三3班 严家兴

东南大学“强基”(物理学)

初中毕业学校:华育中学

 图片5.jpg

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有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能够通过强基计划的选拔,我感到十分荣幸。这不仅是对我的肯定,更为我将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最本质的世界原理。物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何其广泛,划过夜空的慧星,潜藏于渊的潜艇,庞大如恒星,细微如芯片,皆在物理的研究范围内。或沉浸于理论,或付诸于实验,物理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选择物理强基的原因,不仅有我对物理之美的热爱和对科研报国的决心,更在于南模校园对我的培养。物理老师不仅给我传授知识,更让我了解到物理与国防科技的关系,开拓我的视野。班主任老师三年来的教导培养了我脚踏实地,勤奋求学的品格与报国的决心。南模校园更教会了我“青锋精神,模范追求”。对南模和各位老师,我由衷表示感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被东南大学物理强基录取,意味着我肩负为国家战略服务的重任。在钻研物理的漫漫长路上,我将秉持南模的“青锋精神,模范追求”和老师们的教诲。止于至善,报国荣校。

 

 

 

高三7班 徐璐莹

浙江大学“强基”(历史学)

初中毕业学校:西南位育中学

 图片6.jpg

得知自己被浙江大学历史系录取时,我感到十分喜悦与自豪。大概从很小时,我对历史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史书和文物中,我了解到了过去的人、事、物,他们陪伴着我成长,也总是默默给我力量。

在南模的三年学习中,更是坚定了我对历史的热爱,与对历史本身进一步的理解。在我眼里,历史是存真去伪,追求真理的一门学科。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被发现,我们通过历史,连接过去与未来,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千年血脉,从中借鉴古人的智慧经验,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浙江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校训“求是创新”更是鼓励每一位学子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积极进取,为历史研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抑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高三8班徐彦斌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初中毕业学校:张江集团学校

 图片7.jpg

当得知我被北京理工大学的强基专业“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录取时,我深感荣幸。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智能无人系统的紧迫需求,以培养智能无人系统领域领军人才为目标。这个领域在未来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无人机,到无人驾驶汽车都有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的影子。南洋模范中学的爱国主题教育深深激励着我,使我将这一专业作为我的人生追求。

选择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作为我的专业是一份使命,同时也是一份突破未知领域的挑战。在我高中的学习中,南模众多知识渊博、和蔼可亲的老师的鼓励教导使我成为了全面发展的人。在南模的三年时光转瞬即逝,但不断探索未知和与同学老师切磋知识的经历让我终生受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发扬青锋精神,模范追求,牢记“勤俭敬信”的校训,勇于攀登知识的高峰,做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供稿:2024届高三年级组

审稿: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