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
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
圕·灯塔书房,自2024年4月19日在南模图书馆·同嘏书屋揭幕至今,深受欢迎,是栖息地,也是师生相互思想碰撞之地,师生灯塔领读人项目在这里正式启动。由徐汇区图书馆、石屏县图书馆、南模教育集团共同开展的“沪滇师生线上线下领读人分享活动”在同嘏书屋如期进行,沪滇两地,虽相隔千里,却因活动紧密相连,架起了一座文化之桥。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3位老师,作为灯塔领读人,分享了他们所专业的书籍,不仅包含了对书籍本身的理解和解读,更是通过自己的专业所学,传递给学生对学习和阅读的热爱,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领读人:朱歆怡(美育教师)
分享书目:《文学或者音乐》
朱老师从文学与音乐的起源和交集讲起,告诉大家音乐与文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学用形象的文字构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通过想象与读者产生共鸣;音乐让听者通过抽象的音符感受旋律与节奏中情感的波动。朱老师推荐了余华的作品《文学或者音乐》,让大家了解到余华不为人知的一面——他竟然是个古典音乐资深乐迷,拥有三十多年阅听史!他把对博尔赫斯、福克纳、卡夫卡、契诃夫等作家作品的读后感和对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的听后感以文学家独有的敏锐感知力表达在书中,引领读者们一起分析这些文学家、音乐家们的叙事技巧,寻觅创作之源。
朱老师鼓励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探索文学与音乐的奥秘,找到属于自己的“蛮蛮”,让这两只艺术的“蛮蛮”永远栖息在我们心中。(蛮蛮,即比翼鸟)
领读人:张峥宇(生物教师)
分享书目:《掌中花园》
张老师从分享自己的园艺经验为切入点,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自己的不断摸索和研究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掌中花园。走进这本书,大家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绿色的微观世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精致而富有生命力的掌上花园,让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与美好。通过种植和养护这些小巧的植物,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
张老师告诉同学们,每一个掌中花园都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它们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也呼吁大家在照顾这些植物的过程中学会耐心、细心和爱心,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领读人:尹近赓(历史教师)
分享书目:《漫画中国历史地理》
省属是每一个人身上的第一标签,背后有复杂的地域文化信息,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判断。现场的同学纷纷分享了自己对于不同省份的了解,云南的同学也讲述了当地的特色风俗习惯。尹老师发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省份和地区产生的差异性呢?随后,她引出历史地理或许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历史地理其实是这样一门专门的学科,融时间、空间、科学与人文等于一体。这本书的作者的角度,不同于专家学者的系统性专著,它选取各省最引人关注的点,又从多种研究历史地理的角度和知识中,挑选其中影响最大的,来讲述这些省市“前世今生”之间的因果关系。
尹老师告诉同学们,历史地理,不仅在讲述过去,还在默默地告知未来。它让我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
除了老师的领读,还有来自南模教育集团和云南石屏一中的学生作为灯塔领读人,进行了书籍分享和推荐。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二(1)班陆皓君推荐了思想深刻的国学经典《人间词话》、高二(10)班蒙书瑶推荐了构造出美好的乡土风光却又含着淡淡哀伤的《边城》、高二(9)班冯俊庸推荐了将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知识点转化为轻松幽默、易于理解的漫画形式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高一(3)班陈子涵推荐了魏晋时期文人群体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坚守信念的精神的《竹林七贤》, 徐汇中学高一(6)班叶安雅推荐了无处不焕发着斗争精神与顽强拼搏意志的《老人与海》,园南中学八(3)班钱芯雨推荐了那个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的宋代大文豪所展现出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的《苏东坡传》,徐汇中学高二(6)班范俊哲推荐了展现令人震撼的看似平凡却又至关重要的时刻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零陵中学高二(1)班夏瑞莹推荐了充满哲理与诗意的短诗集的《飞鸟集》,长桥中学施漪萱推荐了关于成长、教育与爱的美好故事的《窗边的小豆豆》。
云南的同学也分别分享了书籍《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天我是升旗手》、《飞鸟集》、《活着》、《三国演义》、《天堂旅行团》、《城南旧事》、《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他们讲述着自己与读书的故事,在书籍的海洋中探索,他们的热爱也感动了上海的师生们。
灯塔,是一种象征,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灯塔,更是一种责任,守护我们的旅程。师生灯塔领读人项目的开展,正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照亮他人的平台,也沟通了南模教育集团和沪滇师生之间的情感。
撰稿:高一(8)班 温小葇
高一(9)班 马仕珩
同嘏书屋
摄影:同嘏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