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其他信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 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追求精细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全面提升底线

追求精细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夯实发展基础

 

一、思想上的认识

从2007年开始,学校提出了“追求精细化,落实执行力”的口号,并将其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来加以落实。一年多以来,全校教职员工对“精细化”和“执行力”问题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对落实岗位职责也有了理论上的共识:许多教师在平时工作中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否做到了精细化,我们每一位负责同志又是否落实了学校的意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我们的广大教师都充分意识到,要将南模中学办成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的现代学校,必须要将工作放在“落实”上面,要把岗位责任建设的提升落到实处。

 

二、实践中的贯彻

一年来,学校在“追求精细化,落实执行力”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党的建设方面,校党委规范了学校党委和各个支部工作的程序,初步拟定了《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深入贯彻“三风”建设责任制的实施细则》;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在2007年提出了《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教研室建设、考核标准》、《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教研室工作量化考核的说明和操作细则》,20083月又根据上述“量化标准”和“操作细则”提出了“2008学年第一学期对教研室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在规范班主任例会以及常规要求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教师全员培训方面,学校继去年下半年在教代会上通过了《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十一五”教师培训计划》以后,今年3月又制订了《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08年度教师培训计划》并在各个培训板块上加以落实。凡此种种,学校力求在制度建设方面追求精细管理,将工作落到实处。

一年多来,学校各职能部门在贯彻校党委、校长室的工作要求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学校各二级支部工作开展基本有序,学校教工学习安排合理得当;根据学校在2008年3月提出的“对教研室工作的基本要求”,学期结束时,各教研室也都汇报了工作完成情况,总体来看,各个教研室的工作达成度是可以的;学校在教师自培方面也在根据“2008年度教师培训计划”中的各个模块一一加以贯彻落实:教师个体自培模块已经在2月份进行试运作,自报材料并学校认定学分;青年教师教学专题培训模块也已经启动,5月左右各个教研室的百花奖预赛基本都能按照要求操作,各个教研室只要按照“学校培训计划”相关要求上报学校师训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定程序,学校将对相关教师的学分予以认定。8月份学校又对0708年新进教师进行了岗前(或在岗)培训,整个培训的气氛是热烈和良好的,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班主任专题培训等也在学生处的负责下井然有序地开展;每年寒暑假的骨干培训在校长室的部署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同志们,学校在追求精细化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也正朝着我们预设的目标在运行。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不看到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在落实岗位责任方面,我们个别同志还做得不够到位。一年来,我们在方方面面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追求精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我们订立的一些计划和规则在落实检查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在规划的订立方面,我们不应只求多而全,而更应该注重的是可操作性如何,并且一定要落实检查和反馈。问题之二是有许多工作,我们可以看到仅仅只是做了,但并没有进行周密部署,考虑问题不够细致,非常粗糙,经不起时间的推移和仔细的推敲。这两个问题,本质上都在于一种浮躁的心理,讲到底就是做事不实,这与我们的“四实”校风:“学业踏实、工作扎实、生活朴实、身体结实”是相违背的。所以,我们许多事情还要回到我们的本源,本源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的校训、校风、教风、“四个模范”的培养目标等。如果我们确实是认认真真继承并发展了南模中学的传统学校管理。那么,很多事情我们将会做得更加完美。

由于精细化管理的不到位,就会产生岗位职责不明确或者劳动纪律松弛等一系列问题,从一年多下来的情况看,我们在不少地方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一个学期下来,在听课笔记上只有三节课左右的听课记录;在检查教案的过程中我们也发觉,有的青年教师上课近一年,竟然没有一份像样的教学设计,而全部是试卷;有的班主任早上既不能遥控班级工作,但又不愿跟学生一起出操,导致班级出操纪律松散;个别教师上课不到岗或者眼保健操不到岗;上课时对学生不管、不问,甚至各做各的事;由于教师间的私下调课又没有落实导致上课时间没有教师;监考教师不通过教导处而私下调换监考;监考教师因个人原因不来参加监考又不通知教务处从而造成监考缺位;监考人员忘记监考而造成监考缺位;上学期期末规定学生成绩登录校园网并进行签名确认,但教导处在教师规定要求在校的时间内却找不到一些教师,结果再打电话通知个别教师到学校加以确认。凡此种种,还可以举出不少这样的例子。这些都反映了我们个别教师在思想意识上岗位责任意识的淡漠,凡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既是对南模中学的基础性管理工作的挑战,有些事情可以说是对教育、教学工作底线的破位。

 

四、重新修订岗位责任制的背景和目的

重新修订学校各个岗位责任制既是为了贯彻落实市委俞正声书记、区委茅明贵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三风”建设的需要,更是南模中学现实情况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从现实情况看,南模中学既有令人非常自豪的一面,我们的强势学科建设,我们的整体师资水平很高;学校各方面的活动:文艺、体育、科技等工作令人瞩目;我们的社团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的国际化程度、数字化程度也在大幅度提高。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基础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于是就会导致上述情况的滋生,由此将会造成对南模中学继续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瓶颈口。我们原来也有相关的岗位责任,在学校2004年的制度汇编中我们的许多岗位也都有责任制,但为什么这次要加以修订呢?这时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相关职责要符合新的要求。但修订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南模中学不缺制度,甚至可以这样讲,我们任何学校都不缺制度,我们往往缺的乃是教师对制度制订的参与度和认同感,缺的乃是全体教师对制度的执行力。而作为贯彻落实岗位责任的第一步就是应该使得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对岗位责任都有所熟悉,特别是自己工作的岗位职责要了然于心,其次,要对岗位职责有认同感,要将学校的意志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落实”两个字。

 

五、关于“南模中学教学常规要求”的说明

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常规要求的制订和是否落实是衡量一个学校是否真正管理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根据2004年制度汇编中散落在若干文件中有关教学常规和教师要求的内容,然后根据学校的发展现状,修订了比较完整的《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教学常规要求》。《教学常规》共列出教学工作的六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考查、辅导、教研等共计25条,我们希望通过系统性对各个环节的要求,以达到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之目的。我们要求各位骨干教师对《教学常规》逐条研读,并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以形成我们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纲要性条例,并成为每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的一个原则。《教学常规》完成修订以后,我们还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希望通过宣传、讨论和学习,将学校的意志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行动,以真正做到落实到位。

同志们,追求精细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其目的是为了夯实我们的发展基础,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底线。从盐城会议到太仓会议再到今天我们的骨干培训,学校的一条主线就是先从加强骨干队伍的作风建设从而落实每一位教师的岗位责任,实际上也就是加强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由点到面,从而把南模中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高屹校长去年在太仓会议上曾经有一段话: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不断地与不良风气作斗争,我们要兴学习之风气、服务之风气、团结之风气、规范之风气、实干之风气、创新之风气。这其中规范之风气就是需要我们的教工队伍要有一种规则意识,而岗位责任的订立和落实正是规则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我们相信只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思维和习惯上的惰性。就一定能从良好的风气中诞生出崭新的形象,就一定能在作风的改进中提升学校组织的执行力,从而使南模中学的共同愿景变成美好的现实。

 

 

卢久红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