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
化学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研室 > 化学

【化学】关注课堂实效 促进深度学习

为实施素质教育,体现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及新高考趋势的应对实践,凸显学科教研组特色,彰显南模教学育人品质,促进教师队伍向专业高端发展,充分发挥教研组内师德优良、教学特色鲜明的中老年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校学术节化学教学展示和研讨活动于2020年12月10日下午在敬信楼101室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关注课堂实效,促进深度学习”这一主题展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精心选取原电池的教学主题进行研讨,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堂有效生成,促进教学模式逐渐转型,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和主动学习,打造具有示范意义、探索研究价值的高质量课堂,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推动教研组实力提升。活动主要是观摩周烨明老师开设的研究课《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研讨和点评讲座(徐汇区教育学院教研员朱康老师和张国华老师分别对本节课进行的点评)三部分构成。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化学组全体成员和区新教材“原电池单元教学”同课异构小组成员以及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老师们怀着高度的教研热情参加了本次活动,在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老师们认真地听课,评议。

为了能给全体教师提供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直观案例,周烨明老师在确定了课题后就早早进行独立备课。他以干电池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对锌--硫酸原电池的探究中形成对电池认知的宏微符三重表征,通过对干电池的充分探究自觉生成对原电池构成要素的模型认知,通过学案、复习巩固题的训练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

老师们通过对新教材中“化学能与电能”的素材,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从教学的整体框架和教学设计的细节,并从内容选取、活动设计、学案导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具体建议。大家认为本节课要巧妙融合教材资源,做到以情境线为前提,激发学习兴趣;以任务线为驱动,培养学生乐学善思的品格;以活动线为框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批判质疑的精神;以知识线为基础,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中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最后以素养线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即通过“五线”整合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朱康老师根据“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整体思路对周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认为本节课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评价目标都要聚焦核心素养;在教学各个环节要创设丰富的情境,从联系生活到实验探究,从深度理解到拓展提高,通过任务的方式引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并组织相应的活动,如阅读理解、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等,在活动中充分展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实施评价来激励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全体参会老师深深地体会到研究课的目的主要是给老师提供直观的案例,在新课标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一体化方面有所启发。认为比较好的教学设计应该要在规划一节课的目标和评价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选取和重组,以情境的选择贯穿主题,情境创设方面可以联系化学史、联系生活。以问题、任务、活动这一主线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注重宏观和微观结合,能帮助学生归纳建模,活动的设计最好变成学生独立完成的思维过程等。在每节课前要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学习活动、情境素材及学业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核心素养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从而真正落实教学评的一体化。

只有聚焦核心素养,建立以目标为灵魂的“教学评三位一体”关系,使“教学评”同频共振,方可奏响高效课堂的最强音。

(撰稿人:王方波)

2.jpg

周烨明展示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