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社区联手,科技创新谱新曲 —天平新区青少年科技主题俱乐部成立 5月25日下午,天平社区青少年科技主题俱乐部成立,区科委领导叶嘉良、杨蓉,区教育局领导王华兴,天平街道领导黄海仙,南模中学副校长刘晓舟出席会议并讲话,社区所辖南模中学、市二中学、中国中学、五十四中学、位育初中、建襄小学、向阳小学、爱菊小学、区一中心小学、高安路一小等十一所中小学校师生代表出席成立仪式并参加了“我为环保献一计”的头脑风暴活动,社区与学校联手,发挥天平社区名校荟萃,科技创新教育深入普及的优势,以科技主题俱乐部活动的形式,开展社区学校间的交流互动,有力地启动了新一轮应筹备会议各校的要求,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获“斯德哥尔摩水奖”的课题组学生代表王昊向大家介绍了获奖课题和参与创新的体会:“得奖是次要的,主要是对环保科技创新的参与,这种参与是创新型社会所需要的”。 领导们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出支持社区与学校联手搞科技创新的理念和计划。 区科委领导和区教育局领导为设在南模中学的天平社区“环保实验室”揭牌,今后将由多个学校参与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环保科技俱乐部活动,尤其是创新活动,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活动平台。 由市二初级中学崔鹏老师主持的“我为环保献一计”头脑风暴活动把会议引向高潮。各校都把最新的科研创新成果向社区推广介绍,相当多的项目都获得了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而且有的近期又有新的发展。 在“我为环保献一计”活动中,同学们萌发的环保创意,大多数已超过了仅仅是设想的阶段,不少已申报了发明专利,而且制成了实物。例如,五十四中学的刘欣宇设计环保吸烟屏,用来吸收空气中的烟草悬浮物、沙尘等悬浮小颗粒,市二中学的张序文,都是近期在创新基础上动手做出了实物,许多小学的环保良策,都以科学调查为基础,使用科学方法,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向阳小学二年级生周研初历时一年多的课题,以身边的问题为引子,通过实验性和对比分析法等科学方法,对“市场合成空气清新剂是否有害健康”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给所有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灭掉家中所有的隐形电源,为创建节约型社会作贡献”;向阳小学程陶然同学的“液溶性无污染脱排油烟机排风管道”为家庭环保另辟蹊径;南模中学沈桑杰、卫绮骏的集体项目,是高中组唯一代表上海环保类项目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的高水平创新发明,它集中了八项最新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市二中学崔鹏老师指导的学生李弘基,发明的“瞬间变色指示法”甲醛检测仪,其发明过程突显先进性、科学性。在成功的背后,不难看出学生,老师,专家倾注的无限辛劳和智慧,该项目荣获 最高奖项——“环保智多星奖”…… 12名参赛选手将他们在环保节能方面的研究项目和创新成果通过现场演示、幻灯片、图片展示等形式生动展现。 担任评委的区科教中心孙婷老师,区环保局刘勤老师及南模中学吴国华老师对同学们的创新项目及讲演作了点评,所有参赛项目都注重从身边发现环保问题,并通过科学实验,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来得出结论或制作产品,大多数项目都渗透了同学们长期科学研究的心血,体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指导老师们感慨不已:“创新的道路上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失败的辛酸,孩子们需要更多的空间,需要更大的展示舞台,来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成就她们的创新梦想!”2个小时的活动,浓缩智慧,闪耀激情,在智慧与激情的碰撞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已在无形中深深扎根于孩子们心中。 天平社区青少年科技主题俱乐部,这个青少年创新梦想起飞的地方,将成为激发灵感、点亮创意、展示风采的舞台。我们希望一颗颗“环保创新之星”在这里冉冉升起。主持人代表所有评委和老师们,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为环保作出贡献,为经历谱写辉煌! 获奖情况如下: 环保智多星:向阳小学程陶然、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李弘基 最佳创意奖:建襄小学郑嗣元、中国中学沈嘉明 最富科学精神奖:向阳小学周研初、南模中学沈桑杰、罗伟俊、卫绮骥 最佳方案奖:爱菊小学王舸帆、市二中学张序文 最佳风采奖: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玉田乾人、五十四中学刘欣宇 优秀奖:高安路第一小学耿飞菲、位育初级中学戚益
图为学生代表随机发炎、评价
图为区科委、区教育局领导为实验室揭牌
图为 获奖的部分各校代表及部分评委
南模中学刘校长、区科委领导等到场
十一个中小学的参赛代表出席,左前为特邀代
右上图为天平街道领导黄海仙讲话 表“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少年水奖”获奖学生王昊
向阳小学二年级学生周研初详述实验过程
区科委领导叶惠良讲话 2007-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