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之行的感想 第一次在火车上过夜——不适应。在床上辗转,幸好带了班德瑞的音乐,塞上耳机,舒缓的音乐暂时抚平了焦虑的心。但是内心生出依然有无限的遐想、期待、担心…… 下午,火车到了渭南,站台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破旧、狭小。周围也并不是高高的黄土堆,建筑也并不是那么简陋,火车站前的广场还很气派呢!——这是渭南留在我脑中的第一影响。 一出火车站,吓了一大跳,高新中学竟组织了几十名学生前来欢迎,这让平时身为学生的我们受宠若惊。旋即我们大大小小的行李都被高新中学的校长用他的车给运至宾馆(这是我第一次见识渭南人的热情)前往学校的路佷长,可学校竟让我们步行,开初,我们听不理解,但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我们就明白学校的用心良苦。当我们到达学校时,我们已与同行的高新中学的同学们打成一片。或许是同龄人间的默契吧。我甚至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下午,我们就进入了结对的班级。没有粉刷一新的墙壁、没有洁白干净的课桌、有的是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听了一节物理,感慨颇多。毕竟他们只是初二,可难度却不亚于我们。接下来的英语由我们主讲,说起来就是评讲试卷,可心里还是紧张。幸好英语口语关是有惊无险地过了,还被老师说好(其实不咋地),不过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这里与上海还是与差距的。英语的教学还是不能与上海同日而语的。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尽管这不是靠我们一两节课能够解决的,但至少我们努力了,而且我们也因此立下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志向。接下来的班会课让我们见识了渭南学生的大胆与热情。他们载歌载舞、又唱又跳,没有之前想象的拘谨、闭塞,我们有时都自叹不如。一样的青春、一样奔放的心。我们就一起用心与心交流。《离歌》、《阳光总在风雨后》……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在校园回荡、一颗颗年轻的心在歌声中碰撞、激荡。 一天就这么过去,但我的心却无法平静,这一天,我们见到了多面的渭南学生,贫困、有志气、渴望知识、纯朴、热情…… 7/2 今天我们要把考察进行到底,深入村子,去我们渭南伙伴的家中。我们先去了闵文利家,由她亲自下厨,给我们准备午饭。闵文利的军人哥哥刚结婚,家中装修一新。这并不是主要的。关键在于她那独立的能力,满满一桌子菜,都由她一个人忙前忙后,而我们三个大男人却只能帮点折菜的忙——惭愧惭愧!当满头大汗的闵文利把一桌菜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心中不仅是感谢,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菜放在嘴里,不论其味道如何,仅凭那凝聚其中的一片心意,我们就觉得那是我们吃过最美味的菜。渭南的伙伴是可爱的,他们忙前忙后,却不让我们动(这是我第二次见识渭南人的热情)我们在闵文利家中坐了一上午。下午天开始下起了雨,我们庆幸没有骑车,漫步雨中是诗意的,而且鞋也不会泥得一塌糊涂。伴着细雨,我们沿着蜿蜒的乡间泥路,来到了郑欢家。相比闵文利,郑欢的家就简陋不少,但墙上的三好学生奖状却在默默向我们讲述一个在学业上努力,在生活中乐观开朗的郑欢。在郑欢家,我们又一次受宠若惊,郑欢拿好客的妈妈又一次强行把我们“软禁”在房内。不一会,香喷喷的烙饼就上了桌。这里有两个插曲: 在郑欢妈妈烙饼时,我们与郑欢、闵文利打起了牌,同样是新上手,可她们俩佷快就学会了我们的打牌方式,而我们却怎么也学不会她们的玩法。这再次让我们自叹不如,我们或许真成了书呆子 当时,与我们一个村的王溦清和夏丽丽也来串门,这一来不要紧,把我们郑欢吓一跳。他后来私下里跟我们讲,如果那么多人都来他们家吃饭,那他们家半月的粮食就要没了。这是多么让我们震惊的事实。同时也让我们清醒,不是所有人都是快乐的,有些人还依然为生计而奔波。 晚餐更加丰盛,郑欢的妈妈又弄了一大桌菜(这是我第三次见识渭南人的热情),还配上了当地的食物——煎饼。晚饭我们依然吃得很满足,那是甜在心理的。尽管我佷不争气的没有吃完那辣的汤,尽管我只吃了四份煎饼,但我真的是撑饱了肚子,因为我知道将来我可能再也吃不到那么香的饭菜了,那凝聚真心热情的饭菜。 晚上,渭河宾馆里人头攒动,因为我们与渭南伙伴的联欢即将开始。节目不多,但每一个都凝聚了大家的心血。我个人就参加了《祖国,我为你自豪》朗诵,当我朗诵完每一句诗,都有热烈而真切的掌声。那让我哽咽,难以继续。因为我们感到了那在心中回荡的真情。我可以看到每个站在台上的人,手都有些颤抖,眼都有些湿润。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或许是最后的快乐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不说再见,我多么希望那天没有尽头。所有的情绪都在最后一首《年轻的战场》被点燃了。那是最后一个节目所有人都抑制不住那感动每个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牵起了双手,挥舞起来。这是,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内心是不舍,是惜别,那不是文字可以形容的。尽管两天佷短,但这其中建立的情,可能是我们一生都忘不了的。 那一夜,没有入睡,我不记得我牵的是谁的手,但我知道是真爱把一首又一双手牵起来,把心与心连起来…… 7/3 本以为联欢将是活动的最高潮,可是在最后惜别的座谈会上,泪还是抑制不住涌出来,情还是断不了。那一双双眼睛注满泪花,不舍,不舍。每个人都把自己心头最真切的话说出来。我还记得我是这么说的:“我们原来生在上海,自以为在国内国际大都市,对这个世界的每一的角落了如指掌,但今天,我们才感到,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没有发言权。是这里各伙伴们,是他们用他们的淳朴、纯洁、善良、热情……给我们不上了一节社科课,一节有关爱、友谊、心与心的沟通的课。是他们用真心抚去我们被蒙蔽已久心灵上的灰尘。” 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这天的纪录:“你们让我们感受到你们生活在土上,而我们悬浮在空中。”(我们竟还收到了来自渭南伙伴的礼物,他们的一片心意让我们不好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