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歌

 

一、            雀跃的前奏

    鲜艳的迷彩服,嘹亮的军哨,整齐的队列……第一天的学农之旅就在这一切中风风火火地展开。

    在这片寂静幽僻的乡村小镇上,突然游出一条翠绿的“长蛇”,蛇蜒地涌动爱讲求学农基地的大楼中。一时间,“钵磬”杯罐叮当响,打水的、铺床的、扫地的、擦洗的,本是一个个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都染成了“劳动模范”;连平日里从“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捋起袖管,扒在地上同灰尘做了次“亲密接触”。

一股清新的热流荡漾在我们周身,给先时沉闷的基地注入了活脱脱的生气,也给刚展开扉页的学农省印上了雀跃的气息。

欢欣、充满期待的音符,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走出了学农交响乐的序曲……

 

二、            明丽的主调

    原本以为,那是一片陈旧的土房,斑驳的墙头刻着古老的记忆;原本以为,那是一亩贫瘠的天地,干旱的地缝蒸干了种田人辛酸的汗水。

    一路走来,这幅灰色的画面渐渐浮现脑海中,仿佛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农民名中渚低能的人生定格,艰辛而悲凉。

    猛然间,一排高楼进入我们的视线:红色的屋檐,洁白的瓷砖墙,青绿的草坪;宽大的道路两旁,一尊神采奕奕的雕塑静静的伫立着,散发着一股子淡定从容的气派;狭窄的菜园变成了蓄满阳光的花坛;混浊的河道变成了漪涟泛泛的人工湖;公鸡的晨啼变成了清脆的鸟儿啁啾……

    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奶奶抱着白白胖胖的孙子坐在椅子上,远远的正朝我们微笑。我的视线落在她脸上:一张沧桑的脸清晰的刻着劳苦岁月留下的侵蚀,但现在,却再没有了悲酸的印记,她的双眼充满着明丽的光晕,难道是怀中的孩子给她带来鲜活的新生?她轻轻抚摸着孙儿,深情地看着,就像从孩子红润的脸蛋上看到了明天的自己。“我是你河边破旧的水磨,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世世代代在黑暗困顿中蜗行摸索……”如今,这首歌终将收进尘封的历史中,曾经的风尘肆虐已成为今天的小桥流水,绿茵怡人,农民的生活终于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猛然间,我的心中升腾起别样的体悟:学农的我们难道仅仅是来学习农民的苦与累的吗?不!眼前着明丽的风景中的一老一少给了我明确的答案——全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农民的命运是自己无法把握的,他们的未来是未来创造者的课题,即我们肩头的压力,责无旁贷!

    朋友们,在学习农民的坚强与刚毅时,请别忘记把温暖的关怀带上。在继承他们的体魄与精神时,也请将一份真挚的责任感藏在心中,铭记不忘。

 

三、 

       悠扬的尾声

    激昂的调子重归宁静,乐章的尾声随着时间流淌回旋,卷着我们的笑声、哭声、歌声、喊声,在每个人的记忆中留下别样的一笔。

    学农,是一次独立生活的体验,使我们在同瓶瓶罐罐打交道中蜕去寄生的旧壳,磨砺出强壮的四肢,并启迪了创造的心智。

    学农,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事,竞争中有着团结互助;独立自理中有着相互的关爱。

    学农,是一次体力与精神上的洗涤与升华。我们用汗水洗去了懒惰,用心灵驱走了畏惧与孱弱。

    于是,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印下我们的足迹,我们的真情,当我们即将离开这里,回身投去最后的一眼:那洒满我们的汗水的操场;那回荡着我们笑声的寝室,那承载着我们嬉闹的床铺,那记录着我们由笨手笨脚变为心灵手巧的一切……带着这段经历,我们无憾地离开,怀揣着珍贵的点点滴滴。

    天空中没有翅膀,但鸟儿却已飞过。我们的身影也许终将在这里淡去,但那段学农之旅,已化为一曲终生难忘的旋律,永久的回荡心间;迷彩服也许终将退色,但这身气质与意念,已定格在我们的灵魂中。每当闭上眼,那首熟识的歌,便在起伏的呼吸间,颤动的脉搏中再一次深情演绎……

 

                                                           高二(2)班 蒋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