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推进会交流发言 唐 宇 今天有幸应邓老师的要求在这儿作一个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简短发言。希望能吸取其他班级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亮点。 看到“推进”两个字,感触颇深。记得自己06年9月份开始在学生处实习的时候,高校长、邓老师、陈老师一同在为南模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展做着准备和讨论,经过2年不到的时间,南模中学的班级文化不仅慢慢建设了起来,慢慢成型,更在推动校园文化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抓手作用。 在当时提出南模中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时,查阅了大量的网上资料,还特地组织班主任老师去了其他学校进行了取经学习。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是班主任,我怎么样来营造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 我们学文科,特别是学哲学的人,总喜欢这样想问题:什么是文化?班级文化从何而来?什么是有南模中学传统和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又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它的传播需要物质作介质,最后又可以通过一些物质的载体反映出来。班级文化也以一种精神的形式通过大家在创造或者分享物质成果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经过一个学年的思考和实践,也总算形成了一些高一(2)班的班级文化特色。下面就比较有2班特色的班级文化向大家作一个简单介绍: 1、白板文化 本学期我班斥资200元购置了两块白板,悬挂于教室后墙。班长每天会在上面记录下一些文字,而经过我和班委的商量和讨论一致认为这两块白板不仅仅应该只具备通知的作用,它是一种班级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班级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
学校大事:将学校的大事,如校庆、科技节、社团文化节、艺术节、团学代会等告知学生,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小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一员,即使不能够全部参加以上活动,也应该要了解。 (2)
集体生日:在每个月写下本月过生日的同学,并且为这些同学过集体生日。只要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同学们就会纷纷在一些同学生日的当天给他祝福或礼物,这是一种情感联系的纽带,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并且有的同学说:老师,我们以后也会为你过生日的。虽然是一句孩子的话,但是反映出来的却是我已经将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传递给了学生,一种互相关爱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了,一种集体的情感已经培养了起来。 (3)
好人好事:刚开学我发现我们班级很多学生做事情的,或者参与活动、工作的积极性不太高,我后来找了一些同学问了原因,其中我了解到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同学为班级、为同学付出了很多,但是却没有得到同学、老师的首肯,或者根本没人知道。虽然说我们做事情、参与活动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要让其他人知道,但是换个角度想,学生的付出、劳动如果得到了老师、同学的首肯和鼓励,那么必定会激起他更高的积极性。所以我们会在白板上记录下好人好事、为班级作贡献的同学等。比如说:有同学捐款100元,就应该写上去让大家学习,某同学设计了班徽、创作了班歌,就应该写上去,还有我们班学生跟随吴国华老师的研究课题得到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是同学们牺牲休息时间换来的成果,就应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成为班级的骄傲。 (4)
作业、备忘录:我们很多同学都比较健忘,往往会忘记当天的作业或者要带的东西,给老师和同学带了很多不便,每天将备忘、作业写在黑板上,使同学们养成每天回家前看一下、抄一下、记一下的习惯,给班级工作带来了方便。 (5)
近期大事:记录下班级近期的大事,如考试临近、南模杯、艺术节、戏剧节中我班同学的表现等,都可以记录下来。 久而久之,我把这后面的两块白板称作“白板文化”,记录下同学们的成绩、成就、学校大事、班级大事等,让它们默默地成为传播、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现在我们班的同学都养成了习惯,在每次版面更新之后,都会去看看最近的大事。 2、班徽、班歌、口号的形成 我觉得这些都是班级文化形成的重要载体,但是说实话。我们班的班徽也许不如其他一些班级的好看,班歌也不如一些班级制作那么精良,口号是简简单单的“Keep
Walking”。但是我看中的是班徽、班歌、班级网页、口号形成的过程,包括同学们为班级口号的投票,为班会设计的修改,为班级网页制作的出谋划策和提供素材,为班歌的填词等,很多学生往往会为了制作这些互相讨论、工作到很晚,有的同学求助自己的朋友,反正是各显神通,而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或者一个班级的精神往往就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我很感谢那些为班级付出的同学们,他们的行动正在潜移默化地营造出一种班级文化。 3、榜样的力量(经历的分享)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班级专门在一面墙上制作了“学习进步”、“每周一星”等板块,通过树立学习上的榜样激起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和互相竞争的氛围。“每周一星”让大家能对身边同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理想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最有意思的是,同学们主动把每周一星的第一期任务交给了我。 4、“认识自我,发掘潜能”班会
自信心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一个学年,发现高一(2)班中的很多学生缺乏自信,上课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下课不敢主动找老师交流,有的活动或工作很多学生很想尝试,但是始终没有勇气volunteer。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自信,或者说学生没有完全地认识自己,没有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 与此同时,现在的学生通常非常具有个性,希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但又苦于对自己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缺乏自信心。 高一(2)班将“认识自我,发掘潜能”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平时在班中开展学习榜样、每周之星等推选和展示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和模范。而此次班会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潜能、优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活动中的互动小游戏寻找出一个独特的自我。 1、
首先让学生穿上自己喜爱的衣服,从服装、打扮中寻找独特的自我,增强自信。 2、
在小镜子中找到身上的一处优点,发现自己外貌、外表上的优点。 3、
用20个我是…找出能描绘与众不同自己的词句,通过20个“我是…”的描述,用词句发现自己的性格、角色等,使同学认识自己,定位自己。 4、
在指定纸上画一只小猪,通过画猪的位置、形状等透视我的性格。 5、
哈特曼性格测试,
我的性格是哪种颜色的? 6、
录像《同学印象》,发现身边同学性格的不同面和有趣的地方。 7、
《龙宫藏报》游戏:在装满水的杯中放回形针,看看到底能放多少?在怀疑、实践、相信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8、
让每位同学写下性格上的优点进行交流,目的是为了要告诉每一位学生“我很棒”! 9、
最后,同学们写下心愿,贴上心愿墙,给自己目标和自信,告诉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成功。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形成一种班级文化是不容易的,这在每位班主任辛勤的工作中都能够深有体会。但我们的南模中学班级文化从提出到尝试到实践,正在一步一脚印地发展,我们要在肯定自己和同学们成就的同时,边做边想,把我们的班级文化真正作为一项管理学校、班级重要的抓手和工作去做,那么南模中学的班级文化建设就会和它的百年历史更加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