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模中学第三届“四个模范”教育征文

作为南苑的一份子,我们要时刻贯彻“四个模范”精神。2001年8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百年南模寄语“四个模范”,这是国家领袖对南模人的殷切期望。

 

征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高一(2)陆圣健

  高一(6)邱怡文

二等奖

高一(3)张 

高一(8)吕悦昕

高一(9)汤嘉源

高一(10)凌奕楠

 

第三届“四个模范”教育征文阅卷教师

丁长岭、张泉、马依茵、徐菁、熊梅玲

(学生处、语文教研室)

个模范塑南模魂

                                        ——我心目中的榜样

大气塑青锋,谦和塑模范。他虽然是那样的平和,甚至有些瘦弱,但瘦弱之中有一种力量,使我能被他所震慑。他的笑容是那么平和、淡然,不经意间露出一种坦然。他的眼神仿佛是雨后的青叶,云翳背后的霞光。仿佛只要他在,我就可以感到镇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归属感。他笑时,我听到我的心也在笑。他是我的一个同学。他不是班长,也不是团支书,他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学生。但是他让我感受背后的一片天,那片用灵魂描摹出来的天空。

    他很大气。每个人都有一种气。太史公有豪侠之气,山水之气,孟夫子有浩然正气,陈元龙有湖海之气。壮士的气是铁骑纵横,布衣之气是气贯长虹。智者之气如明镜秋水,英雄的气是挽狂澜于既倒。他也有一种气。他的气很平和,却有三分威严;很坦然,却有三分潇洒,很大度,却有三分豪迈;很朴实,却有三分傲然。一身傲骨不露,一身潇洒内敛,交织一个词语——大气。正是大气塑青锋,青锋,青年的先锋,锋有锋,锋无锋。锋从磨砺出,无锋乃为谦和,因此模范慨然。

    他很谦和。他只是一个电教员,平时开门关门。他的谦和中,带着几分友善,他之所以让人有归属感,因为他很真正,我甚至看不到一丝做作。他以心待人,以德厚人,已诚处人,以坦荡谦和为人。他敏而好学,不知下问。平时下课,他总是向老师求教一些问题,乐此不疲。抄过的笔记,掌握的知识,他愿意再抄一遍。他对待治学如此,对治己亦如此。他总是那样平淡谦和,如一泓秋水。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与他相交,其淡若水。人虽非君子,但见他的冰心一片,人亦淡若水。斯谓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貌。”在他面前,人无法做作。你感到无力去做作,无心去做作,因为当你看见他的眼眸时,一切做作都是那么得没有意义。他为人如此,待人如此。四平八稳,波澜不惊,心若止水。

    他很潇洒。他朴实踏实,却不墨守成规。有时得他,甚至让我们感到惊艳。篮球场上,他的零度角精准如箭,他的投篮,出手不快,却一矢中的,坦荡淡然中的几分惊艳。他会弹吉他,一种纯朴中的潇洒,一种醇厚中的出尘,犹如空灵山季,明月青灯,唯有幽响绝绝。淡淡的拨弦,轻轻的吟唱。却让人回肠荡气,他在云里花里,他在我的眼前。他如云如浪,却那么真实。拨弦回转,千吟百唱,他的眼神有一种高贵,从灵魂深处油然而生。

     它是同学,一个电教员。我看到了一种青葱的郁郁苍苍,一种伟大的朴实无华,一种坦荡的潇洒惊艳——大气谦和,虚怀若谷,吞吐日月,升隐自如,他的背影仿佛愈加愈高大,溢满了我的心间。

    有的人活着,为了灵魂死去,卑微得让人不能加以评价。

    有的人傻得,想把名字刻进石碑不朽,想独立万古,也只能让人扼腕叹息。

    人生人死,想来只能空对万古,观化百代——唯有心中留痕,足矣。

    我的榜样或许不是任何人,但总有人可以装满我的心。

                                                   一(2)班

                                                  陆圣健

 

争做四个模范式的优秀学生

——我心中的榜样

高一(6) 邱怡文

穿越大漠孤烟的故事长河,聆听丝竹胡琴的纷纭错落。屏息凝神,你是否也听见远方浩淼的颂歌,歌颂着多少铮铮铁骨男儿的跌宕人心。你是否也听见黄河长江咆哮着奔腾而下,荡气回肠的诉说着多少辛酸泪。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求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你的后世大多诵读着这样的诗句成长。你的圣贤人尽皆知,唯独你却不能认同:“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你研读《易经》至韦编三绝,然而即使到了这样的地步,你仍笑笑说 “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正是这样谦逊学习的你,奠定了儒家无可取代的深远的影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

你爱那份田园的淡雅甜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你不怕夕露沾衣,守拙田园,依照你最初的愿望享受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随腐败的官场狗苟蝇营。你爱菊爱酒,却也关心黎民百姓,生性淡然洒脱。孟浩然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这样写道“赏读《高土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你的一生,充满了对人生真谛的渴望和追求,为后世多少文人崇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你便这样罢官辞行,为的是追求心灵的自由。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爱国

读毕《金陵驿》的悲壮慷慨,气贯长虹。不禁为你的哀苦之至,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深深震惊。“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是诗的最后两句,化用了《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的语义和望帝死后化杜鹃的神话,现在你虽被迫离开故乡,绝无生还的希望,但即使死了,你也要化成啼血的杜鹃,飞回江南。又想到你过零丁洋时那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气,顿时心生敬佩,心中也激荡一股子作为你后代的自豪之情。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进取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铿锵一句,喊出来男儿本色的你内心的呼唤。爱恨分明唯见天地间一根傲骨。李陵事件,龙颜震怒,你身受腐刑,这般的奇耻大辱,你曾想“让死来洗刷这段耻辱吧!”然而你知道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心愿,你是要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出一段公正的历史,终于铸就了妇孺皆知的《史记》,实为史家之绝唱。

 

滚滚黄尘中走来,固然不只有孔丘、陶潜、文天祥、司马迁的铮铮铁骨,无数的文人雅士,战场英雄前仆后继。李白的“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仿佛看见袅袅白烟,盘旋着悠然升起,那是心中蒸腾出的感伤、激动、敬佩。

仿佛看见滔滔江水,奔腾着水花四溅,那是你们的模范精神在不断传承。

仿佛看见茵茵春草,争抢着探出脑袋,那是在我们心中悄然萌发的榜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