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谈实验班“二期课改” 英语教学实践的实施 |
|
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我担任了初三实验班半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2005年4月的初三模拟考试中取得了平均分115的好成绩。班中的马嘉萌同学在21世纪报上多次发表文章,并且在中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的平均分年级第一,高于理科班。因为这个班级的组成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个别性,是我在大学学习中也没有接触过这类的案例,甚至在以往教学过程中也从未遇到过,所以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我的指导,以及与任教的其他教师的探讨。特别感谢谢文奋老师(当时实验班的班主任)给予我在精神上的鼓励以及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不敢懈怠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反思。以下是我这一年来的一些点滴体会。 教学目的 实验班的特殊性在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全班都能直升南洋模范中学进行高中的学习,所以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在初三的教学任务上。再者,这个班级整体英语水平已经超过了同年级的同学,部分同学甚至能独立阅读原版英语小说,口语表达自如,因此教学目的是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拓宽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顺利通过初三年级的升学考试,以此检验他们的英语水平,而非把通过此项考试作为主要目的。这与一般中学(此处提到的“一般中学”是指在预备年级没有经过智商评测,接受国家教委制定的统一教学大纲安排的课程教育的中学,下文不再注解)初三年级的教学目的有一定的差别,是因为教学的对象和环境有所改变,而这样的教学目的也更加符合“二期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也使作为教师的我,有机会体验新教学模式的苦和乐。 教学内容 Side
by Side 4 在位育中学学习时,使用了Side by Side 4 教材(但是没有教完),考虑到教学的完整性,这是我们选用的第一本教材。但是课文基本上以简单的对话为模式为主,要求学生做机械的模仿,而且虽词汇量大,但生词不多,所以这样的课本不但让从初中预备班起就学习这套教材的学生感到乏味,也给我们开展教学活动带来了难题。所以在这段时间information collection (资料收集)和writing (写作)成了比课文还重要的教学内容。例如,对话中提到美国的大选和参议员,我就让学生收集大选的相关新闻,然后到课堂中来交流,让他们到网上找寻美国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参议员的地位和作用。收集资料,找寻信息的过程是主动阅读的过程,并且还要运用到阅读中的几种技巧—略读,寻找相关信息;快速阅读,锁定重要信息。收集后的资料要进行整理,组织成文,是检验学生是否能抓住文章重点的好方法。通常收集的信息又是与文化背景相关的,因而学生在阅读资料的同时也获得了知识,比单纯的阅读理解有效也有意义。又如,有一篇课文是两封情书,文中的男生给女生写信表示思念之情,却遭拒绝,全文用的是虚拟语气,我就让学生用同样的语气写了回信来挽回这段感情,他们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是由来已久,如今能小试牛刀,都兴奋不已,在调动了积极性后自然会出现好的作品,同时又能操练虚拟语气这个语法点,真正做到把理论结合实践,让目的成为手段。由于中学生之间写情书被大多数中国家长和老师否定,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也使同学了解到了美国的文化背景。 统编教材和新世纪教材 统编教材是一般中学要在中阶段完成的教学任务,在完成Side by Side 4之后,每周花1-1.5个课时完成一般中学3-4个课时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统编教材的课文内容陈旧过时,词汇量比Side by Side还小,但是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语法点,这些语法点是学生曾经接触过,但也有掌握不透模糊点。我的任务就是把一粒粒珍珠穿起来,使是之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在梳理知识点的同时加入了高中的内容,这么做既让大多数学生对初中的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又让程度较好的学生有所收益,而且新知识也能激起这个班级同学的求知欲望,因为他们接受快,记忆力强,喜欢挑战,总是复习旧的知识让他们的聪明才智无处可“显”。再者高中和初中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有利于他们巩固初中的知识,为今后高中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比单纯的复习,句型操练有效得多,真正做到了“增效减负”,高一开学时的摸底测验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今后的路会走得更轻松。 新世纪教材是高中阶段使用的新教材之一,南洋模范中学在高中阶段使用牛津教材,所以既让学生了解到高中教材的难度,又不会给将来高一的教学带来麻烦。在课文的选择上,我与另外半个班的老师在讨论后达成共识:选择词汇量适中,内容贴近生活,话题新颖的文章作为教材。在处理教材的时候也不像高中阶段那样要求细致,只求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主要单词的用法,运用文中的句型表达相关主题,偶尔也背诵经典的段落。这本教材拓宽了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视野,他们不再单纯地认为英语就是初中所学的一些单词和句型,还有文字背后的文化,优美的文章也让他们品位到除了母语以外的语言的魅力,让他们爱上英语,从而爱学英语。 作为强化训练,初三最后阶段也做了《灿烂在六月》等模拟试题,主要是为了让他们熟悉题型,在正式考试时不会因为陌生而慌张。在分析试卷的时候,再次梳理知识点,强化了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同时也涉及高中范畴的知识,但此时会明确告知哪些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知识,哪些是高中阶段的知识,这让他们在复习的时间分配上可以做出正确的安排。 总的来说,教材的选用和内容的取舍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的进程安排来确定的。 遇到的问题 实验班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又许多不同与一般中学学生的个性。教学中也难免要遇到一些新问题。比如他们智商高,所以大多数人都很有自信很爱表现,这是一件好事,但也养成了不会倾听的坏习惯,一个同学在演讲或发言时,别的同学不能做到安静地欣赏。又如,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有些同学一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得过且过;这些学生虽然是初中生但是生活在高中校园中,所以接收到一些高中的学习习惯,如不用抄生词,同时因为授课时加入了高中的知识点,要巩固和练习的量增大了因此他们对本来习以为常的作业也产生了许多的抱怨。我采取了课前预习单词,上课小测验的方式,测验成绩理想的学生就不用抄生词了。这样比花时间抄生词的效果好得多,效率也大大提高。当然大多数问题还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重继续探索和研究。 以上是我在这一年中的教学体会,不正确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