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模范报教育科研版

玻璃与琉璃的一线之隔

——高二(10)班教学体会

美育教师:范依琳

 

玻璃,冷冰冰的物体,没有内心,更没有情感;

    琉璃,一种创作,在灯光下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美。

    如果要把高二(10)比作其中之一,很多人会选择玻璃。在他们看来,10班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师生关系,老师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应该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当你的目光与他们的目光不期相遇时,也许你感受到的只是如同玻璃般的冷漠。

    可是,我更愿意把高二(10)班比作琉璃,因为在美育课仅能提供的小小光束下,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折射出与众不同的美。我欣赏这种美,享受由这份美所带来的美好。

 

(一)班级概况(听说)

     这个班级很特殊,或者说是人为地给了他们很多特殊性。他们进入这个名为“质优班”(现称为“实验班”)的集体是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初中时,他们实施的是素质教育,没有过多的升学压力。初三时,虽然他们是初中生,可是过早地进入南模中学学习,所学的课程比同年级的学生更深更难。可是,他们还是必须参加中考。进入高中后,他们又必须面对高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激烈碰撞,产生许多不适应。在很多老师的眼中,他们非常“了不得”,愿意表达并坚持自己的观点,与教师之间发生不少摩擦,因此与老师的关系比较僵,是一个像玻璃一样冷漠的班级。

 

(二)总体印象

1、想象力丰富;

   可能是由于初中素质教育的关系,没有过多的升学压力,他们有充裕的时间留给自己去支配,视野比较开阔,在一些活动中,往往能表现出其它班级所不具有的想象能力。例如,完成一项团队合作的游戏,他们组所创造出的物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无论是从外观还是理念上都比较出乎意料。

2、接受能力强;

班级中很多学生高二回家作业几乎没有,例如:某位同学学习成绩总体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数学尤其优秀。回家作业从来不交,他的理由是,自己在课堂上完全能够消化,自学部分已经超过老师所讲的部分。很多学生接受能力很强,老师上课的内容都吃不饱。

3、自信——自满;

由于知识面较为宽阔,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一定的自信,当对他们的观点提出异议时,他们会非常执著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因为过度的自信,使他们很多人的身上都有一定的自满心理,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自身受到侵犯,一些很小的事情会产生口角,甚至激发同学之间的矛盾。

4、两极分化明显;

虽然班中优秀的学生较多,但也十分明显地看出差的同学也不少。上课时,会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大部分人听得很认真、很投入、上课基本不带其他的书本,少部分每节课都比较忙碌,带一些与上课无关的物品(例如游戏机)。

5、兴趣爱好丰富多彩;

每位同学对知识的涉猎都不同,体现出很多差异性。就喜欢的艺术作品而言,有喜欢昆曲的、有喜欢根雕的、有喜欢歌剧的``````等等。(相对于其它班级较多的喜欢时尚的艺术,如动漫、哈利伯特而言,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更有深度)

 

(三)琉璃所折射出的美

 鉴于对高二(10)班的耳闻目染,在我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针对他们的特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在美育课的教学中,和其它班级一样,我在进行艺术欣赏课的过程中,开展“美育课‘我最喜欢的艺术作品’PK对决大赛”,从赛事的进展过程中,发现高二(10)班是进展最顺利,内容最出彩的班级。因此,我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参加演讲比赛,别的班级是五选二,这个班级是三选二;别的班级我比较不放心,经常叮嘱他们的进程,这个班级我完全放手让他们自主管理。正因为以上的两个改变,我发现,他们就像一件件琉璃作品,在不同的光束下折射出不同的魅力。

1、以课代表为主的自主管理系统的形成

    高二(10)班的课代表,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学生。这也折射出他们班级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原先的人员安排是由我每节课在下课前安排下节课演讲者的名单。但是由于班级较多,容易混淆。课代表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班进行这项赛事时,起初的两次由我来安排人员,后来基于课代表出众的工作能力,而且在班中有一定的威性,我决定放手让他们自主管理。我故意在某节课的下课,没有通知下节课的人选,原以为课代表会来追问人员情况,可是,半个星期过去后, 10班怎么一定动静都没有,我也有点担心。于是我去追问他们班的情况,出乎我的意料,课代表早已安排好人选,并作出决定,哪两位选手进入对决大赛。而且,在课上表现的情况令人满意。

 

2、由原先竞争的动机转变为良性自我展示

每位学生都乐此不疲地进行自我展示,两位第一次演讲的男生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在其他班进行比赛时,除了比赛的按时性令人担心外,比赛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更有甚者,将这次比赛视作美育课必须完成的作业,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与原本比赛的目的就是丰富校园文化,通过活动开阔艺术视野背道而驰。令人惊喜的是,在高二(10)进行比赛时,由原先的纯粹的竞争动机慢慢地向良性的自我展示进行转变。每位学生的精心准备不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而是将这作为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将自己所喜欢的艺术作品非常乐意地介绍给其他同学,共同交流。介绍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或者这是出于每位学生都不甘心平庸,这也正好符合了我们学校所倡导的“拒绝平庸”的主题思想。但是,正是由于这次活动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让我了解到高二(10)班的不同侧面。感受到他们在这束小小的光束下呈现出的不同的美。

 

(四)    总结

1、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制定相应的方案,加以引导。教学,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和学生单方面的学的过程。二期课改中的教学过程,不应该再是,为老师拥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程序,学生只需要听懂听好就可以了。不应该仅仅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法,而应当是一种“双适应过程”,老师也应该按照所教的学生,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

2、发掘每个学生的美,加以提炼、倡导、进行人格教育。当我们发现所教的学生是一件玻璃制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直接对这位学生下定义,你就是一块冷冰冰的玻璃,还是换一个角度,给他一束光,发现与众不同的美呢?我更愿意尝试后者。因为通过后者,能够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相信,高二(10)班,是一件件琉璃作品。如果我们能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信心,玻璃和琉璃只是一线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