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模范报

校友通讯

  

南模塑造了我的人格。

我爱南模!

 

葛寻幽 

 04届高三(7)班

在同学的建议下,我尝试了法国政府组织的一次考试,这次高难度的数学考试要求用英语或法语答题,侧重考察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能力。考完后,我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谁知春节里,法国领事馆却来电通知我被录取了。于是,便有了一段从迷茫到明了的日子。原来,我参加的是法国的Classe Preparatoire入学考试(在法国本土每年也只有10%的应届高中生能通过选拔),而Classe Preparatoire的下一个阶段是Les Grandes Ecoles(大学校),这便是法国的“精英教育”。它所培养的都是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高级专业人才。几经考虑,我最终选择了留学。

 

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好学校

真正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好老师

很想念数学课,不,准确地说是想念我们的袁老师。上课时的严厉掩盖不了他平日的和蔼可亲,我们尊敬他,不仅因为他是我们的老师,更是因为他值得我们去尊敬。袁老师对课堂纪律和作业的严格要求使我们能以最好的状态接受知识,消化知识,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巧妙的解题技巧和尤为重要的学习方法。袁老师为我们的不争气而气愤,为我们的松懈而忧心忡忡,为我们的好成绩而高兴……这一幕幕画面已经镌刻在我的记忆里。

学校凝聚力

南模的男子篮球队球技高超,不但为学校捧回了50多个冠军奖杯,还大大地鼓舞了我们积极地投身到篮球运动中去。每天中午,学校的大操场上热火朝天,大家你攻我防,跳投上篮,运球过人,集体配合,好不精彩啊!古话说得好:“巾帼不让须眉。”女生们也迫不及待地展示她们的篮球实力,让我们男生也不得不感到钦佩。每年一届的南模杯,那场面那气势那人气绝不比NBA差!每场比赛几乎都是整个班级齐上阵,场上的全力拼搏,场下的加油助威,有人搬来一大箱矿泉水,有人借来扩音器指挥助威口号,有人捧着录音机用激昂的曲子造势,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连班主任也经常来观战,为我们打气。一场比赛下来,无论场上还是场下,个个都汗流浃背,但无论输赢,我们都觉得值。一场比赛让同学之间团结得更紧密,让班级的凝聚力更强,班与班之间也有了一个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机会,朋友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音乐会让我为我是南模的一员而骄傲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埃格蒙特》序曲、《匈牙利舞曲第六号》、《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乡村舞曲》…… 我惊呆了!台上的师哥师姐们竟能把这些难曲的整体感、节奏感、清晰度和强弱起伏都把握得那么自如。我不禁激动起来。就在这时,著名指挥家曹鹏指挥着一名与我同届的新生奏响《黄河》钢琴协奏曲,音乐的倾诉将大厅的气氛推向高潮,曲罢,博得全场阵阵热烈的掌声。我顿时感到无比的自豪,在心里喊道:南模,真棒!

我们需要启蒙和培养,师长把音乐当作乳汁般的营养每日哺育我们,在我们长大成人后就会懂得用音乐的语言去表达、去交流、去抒发,会更热爱生活。

无论喜悦抑或伤感,音乐都能忠实地表达,因为人们的内心活动本来就是流动的;无论文科抑或理科,音乐都能唤起灵感,因为两者都需要想象和浪漫;无论肯定抑或否定,音乐的确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她只是我们人类生存需求的一种本能。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上,在人类跨入21世纪新纪元的年代,在科技水平已经发展到遨游太空、窥探黑洞和光子、编织数字地球的今天,中国上海的百年老校——南洋模范中学一如既往地充满了乐声,时而激昂,时而柔情。这需要兴趣、需要精神、更需要观念。

必要的考试却因竞争的压力导致应试教育的必然,酿成学生的缺憾,但是南模的这场音乐会让我看到了一所真正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人格教育的好学校。我为自己是南模的一员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