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友陈寅华与高三同学谈学习 |
|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转眼间离开南模校园快两年了,今天回来还是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高中的生活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这里度过的日子总是让我记忆犹新,所以很感谢邓老师今天能给我这个机会再来看下以前的老师们和现在的同学们。因为我明天就要回香港了,所以这里先向大家拜个早年! 今天我坐在很久没坐过的那班车上在想,究竟三年的南模生活给了我些什么?01年入学的时候,我手上拿着一张南模的保送通知书,04年毕业的时候,我手里捏着三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难道就这个区别吗?那我三年内无非只是每年去把录取通知复印了一遍,我相信在座的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如果仅是如此,那么中学教育就失去它应有的意义。 南模这三年的生活给我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思想上的,三年以来,除了体型上胖了不少,在想法上我已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了。当然现在的我比起刚毕业时的我又有着很多不同的想法,这就是大学教育的作用。 去年港大来上海招生面试的时候,我在里面做assistant,中午在和教授们吃饭的时候,有一个法律学院的教授在抱怨上午的面试很沉闷,没有我们这一届的好。我问他不好在哪里,他说他觉得这届的学生最缺少的就是critical thinking和motivation,也就是批判性思维和主动性。所以去年港大拒招11名高考状元是有原因的,高考的重要性对于在国内求学的学生不言而喻,但是有很多方面的素质是远远比一个分数更有说服力的,而这些我觉得是比书本上的知识来得给为重要,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养一个人的素质,想让所有的学生都去拿诺贝尔奖是不可能的。 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举个例子,人们常说天冷了容易感冒,但是天冷是导致感冒的直接原因吗?不是,因为天冷了人们多聚集在室内活动,引起感冒的是感冒病毒的传染,室内活动的增多给了病毒传播更多的机会,所以天冷了容易感冒。这就是所谓的critical thinking。 上海人喜欢捣浆糊,捣浆糊是件好事,活跃气氛,是很重要的社交技能之一,但是思维上的浆糊就不是件好事了。到了高三之后,有很多的题目会做了一遍又一遍,古诗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当你在高考时可能有很多题目就是背答案也知识怎么做了,但是却很有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如同这句古诗形容的一样,这就是缺乏critical thinking的后果。著名的新东方学校前几年用一种近乎“无赖”的猜题技巧培养出了一批看不懂题目也能做对的TOEFL高分学生,造成了留学市场上的鱼目混珠,所以现在美国人要改革TOEFL,重考能力而非知识,这也是缺乏critical thinking引起的后果。 所以学习不止是在做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用大脑思考的。 很快高三的学生又要填志愿了,每一个学生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有很多人在填志愿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或者更多的是哪个分数高就往哪里挤,结果很多学校里学术力量并不是很好的专业却有着最高的录取分数,打个极端点的比方,就如同股票市场里面很多垃圾股却因为很多人的哄抢而狂涨。还有更多的人上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却不知道在大学里到底在做什么,这点都是缺少motivation的表现。 南查勘的一大好处是在于如果你真的投入学校的生活的话,是很容易找到motivation的。我在南模的三年里,做过理科班的班长,数学课代表,研究了两年机器人,去过一次澳洲,打过南模杯的篮球赛,跳过集体舞,也参加过辩论赛,还主持过学校的文艺表演,编写过在全校发行的班刊,发表过自己的论文和英文的散文,当然也捣过书,违过纪,做过坏事。这些活动的收获不止在于让你有更丰富的经验,交到更多的朋友,而且是让你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让你成为一个highly motivated的人。我曾经很喜欢编程,在学校做机器人的时候也拿过两次奖杯,但是当我后来发现别人可以只用4、5行语句表述我10多行语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才能并不在编程上。能够早点认识自己擅长些什么和不擅长些什么是好的,而这些只有通过参与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所以又回到港大招生上,我读的是经济金融学,是港大在内地报名人数最多的一个专业。于是教授们在面试的时候常常问,为什么要读这个专业,于是很多的人就说,因为这个专业很热门,然后其中大部分的都没有录取,因为他们对于经济和金融这两个学科仅仅停留在热门的印象上,不知道自己以后要研究的是些什么,以后毕业将会做些什么,怎么会有motivation去读好大学呢? 所以这对于大家所以选专业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一种态度,大家除了努力地学习之外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个明确的规划,这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虽然目前很多的大学都允许学生转专业,但是你往往还需要多花一年的时候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即使转成功了,这一年的机会成本是很大的。 在港大的这半年多来,每天三点多睡觉是很正常的事情。校园里总是行色匆匆的答们,图书馆的24小时自习室总是会有很多人呆到天亮,总有人会抱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读不完的书,睡不醒的觉,做不完的project,忙不完的活动,甚至还有翘不完的课,港大的生活甚至比高三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也让我一直感觉到作为学生最宝贵的财产是时间,而在校园里的这段时间是最有价值的。 最后说一个小插曲,年初回上海打包的时候发现了抽屉里一包东西,是5个催泪弹的弹头。这包东西的来历是去年12月17日的时候,香港召开世贸第六次部长级会议,那天下午及晚上香港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动。起因是一批韩国农民因为自由贸易使他们很多人入不敷出,所以他们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到演变成最后的暴力冲突。那天晚上我和我的同学在戒严封锁的现场,亲眼目睹游行的场面,亲耳聆听到反对世贸的呼声,甚至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催泪瓦斯的滋味,这5个弹头就是在现场拾来的。 这次经历让我的想法改变了很多,这么多的韩国农民地不种,这么远跑来为了抗议WTO,考虑一下他们投入和收入的差距,能让人不同情吗?课本上许多主流经济学家所主张的自由贸易促使共同富裕并不能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但是再回过头来看就你能理解香港特首曾荫权在上周搬进新的特首府时说过的一句说“贫富悬殊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香港是无法消灭的,最重要是制止隔代贫穷。” 这些可能和你有关,可能和你无关,但是我想说明的是(1)很多知识不是看书就能得到的,如果你有精力,不妨多走出下课堂,多见下外面的世界;(2)很多书上的东西也不一定是正确的,这需要你跳出应主式的框架,很多的问题,原本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3)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人,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 大家无可避免地将面临高考,高三的生活是辛苦而枯燥的,但是大家不妨把它作为一种磨练。希望在繁忙在生活中,学习能够成为一种乐趣。 祝愿大家都能取得成功。谢谢!
|